现在一年一度的艺术类考生的考试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北京的各个艺术类考点都是云集了很多的帅哥和靓女,在紧张的等待着迎接自己的专业考试。格伦教育专家表示对这些学生很是担心,他们依然决然的来到北京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或中国传媒大学等院校,他们需要有很强的意志力。
很多明星都是艺考“钉子户”
下午3点半左右,19岁的王昱(化名)走出了考场,这是她两天里参加的第3场艺术类专业初试。王昱是一名复读生,就读于东北一所知名重点高中,有着不错的文化课成绩,在高考复习的关键时刻,她却怀着导演梦,独自来到北京。随后几天,她平均每天都会有1~3场考试,每考完一场,就要飞快地赶往下一个考试地点。
大多数艺考生都像王昱一样“赶场”,他们往往都填报5所甚至10所以上的学校,每个学校报2~3个专业,因此,还常遇到考试时间“撞车”的现象,有时需要飞速从西北三环的北京电影学院赶到东五环外的中国传媒大学,有时则要苦苦哀求老师为自己协调时间。
在考试现场,王昱遇到过各种各样的人,有一直复读到27岁的,有饭店服务生,还有人已经达到了中戏限制的报考最高年龄——30岁。不少明星在当年的艺考中也都是“二进宫”、“三进宫”——段奕宏考了3年才考上中戏表演系,汤唯前两年报考中戏表演系均落选,第三年才考上了导演系。这些人,都是他们心目中学习的榜样。
我考艺考不是分低,只是喜欢
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常常让刘宇感到“困惑”,他就读于江苏一所重点高中,为了实现导演梦,他已经是第二年奋战在艺考路上。在他看来,这条路并无特殊,“就跟学别的专业、做别的工作一样。”
然而,他在和参加普通高考的同学聊起来时,需要像第一年解释那般再费一遍口舌,他反复强调,“艺考不是高考的捷径,只是一种选择”。
在刘宇的心目中,北京是个神圣的词。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艺术类名校,则是每年数以百万计的艺术类考生心目中的殿堂。与刘宇一起报考中戏导演系的共有1800人,而计划招生名额只有15人,录取比例120∶1;在更热的表演系,报考9700多人,本科计划招生50人,录取比例为194∶1。
而在如今的艺考生中,出于对艺术的兴趣和梦想,甚至为此不惜复读多年的考生早已不是少数。通过短线培训获得成功也变得越来越难,速成班出来的学生并不受艺术院校的青睐。“明明是十几岁的年轻人,朗诵起来像50多岁的老头,老气横秋,这就是辅导班给教‘歪’了。很多上过辅导班的学生不是展现自己,而是模仿老师,中戏不要模仿秀,希望考生展示最质朴、本真、自然的一面。”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郝戎说。
为了梦想,要先卑微地活着
如同普通高考复读生一样,压力对于第二年甚至第三年参加考试的艺考生来说都不小。对于刘宇来说,更大的压力来自家庭。
去年,父亲陪他备考,俩人租住在一间逼仄的宾馆里。一天下午,父亲困极了,但害怕自己打呼噜的声音会影响到孩子准备,便不在床上睡觉,只肯趴在桌上打盹。看到这一幕,刘宇眼里泛起了泪花,一直在学习艺术的这个男孩清晰地知道,那种感受叫“内疚”。
刘宇一直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一句话来鼓励自己,“一个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为了父母,他觉得,对电影的热爱不能放弃,但应该先“卑微地”活一段时间。
艺考对文化课的要求越来越高
事实上,艺考生的构成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艺考大军的主力正在从艺术中专、艺术高中、艺术类高校附中等逐渐转向普通高中和示范高中的学生。近几年来,艺考对文化课分数线的要求在逐年提高,北电、中戏、中传等校的高分数段考生数量持续增长,“低分上名校”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2010年,《教育部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第23条即规定,各省级招办划定的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不应低于本省(区、市)确定的第二批次普通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65%。2011年,艺术类本科文化课控制分数线又较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
在中国传媒大学的艺术类招生考试中,除表演、音乐学等要求的文化课分数线偏低外,导演、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的分数线往往都高于一本线,甚至高出一本线50~60分,其他艺术类专业分数线也多在400分以上。
格伦教育专家想提醒艺考生在考试时,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和天分,还要有运气的成分。艺术类考生虽然很多人选择了坚持自己梦想,但是也要看到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就像文中的刘宇一样要让梦想搭建在现实的基础之上。虽然你可以坚持考一年、两年、三年甚至更长时间,但是你首先考虑的是你要先有自己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