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400-0308-360
首页 > 教育行业观察 > 幼儿教育为何变成了学前集训

幼儿教育为何变成了学前集训

2013-03-11 10:36 教育行业观察

随着新学年的临近,很多家长开始为了还是的上学问题发愁。很多现在才开始幼儿园的孩子就已经抱怨上学太累了,不想去幼儿园。格伦教育专家指出现在的幼儿园小学化的例子是屡见不鲜,让孩子从小就是去的体会童年快乐的时光,而且很多家长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拼命的给孩子报班学习,学音乐、学数学、学主持等等,孩子几乎没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而幼儿园也就成为了学前班,沦为了孩子的集训营。

从“魔鬼训练”到题海战术,孩子“伤”在起跑线上

近日,一份2013年北京市某幼升小学前班的课表,让许多成年人看后咋舌不已。除了识字阅读、口算、英语、国学、音乐、美劳等项目,还包括彩泥、钢琴陪练、魔术、视唱练耳、右脑记忆训练等多种课后班内容。据说,这些孩子还是经过专门测试之后,才有机会接受“魔鬼式学前训练”。

这种“填鸭幼教”,虽然有些极端,但绝非个案。“一些幼儿园班级甚至把每个孩子的作业试卷布满整个教室,小小的孩子居然也得应付题海战术。”大连理工大学幼儿园老师李敏如此写道。据介绍,有的幼儿园还以“成长教育”的名义,为孩子开设大量成人体验课程。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抢跑教育”正从幼儿园蔓延到家庭。有的家长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为由,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有的家长带着孩子奔波于各种选秀节目、试镜现场等。

“成人将自己的规则、愿望强加给儿童,干涉了儿童的自由发展,会耽误孩子一生的幸福。”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

知识训练取代素质培养,功利教育导致童年过早消逝

在很多教育学者看来,幼教的小学化与成人化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童年的过早消逝。

“学习兴趣、行为习惯、个性、思维、创造性等素质训练都不是一下子看得见的,需要日积月累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英语、识字、算术等知识训练都是立竿见影的。”李敏说,一些幼儿园认为开展小学化教学既可让老师省心,又能获得家长好评。

除了功利的教育理念,幼小衔接体制的不平衡也为幼教走偏推波助澜。长期以来,幼儿园在教学组织、作息制度等方面向小学靠拢,但小学却很少考虑主动与幼儿园对接。由于很多孩子学前“抢跑”,导致一年级新生入学时“起点”不齐,老师只能根据班级里大部分学生的情况开展教学,以至于给家长一个错误信号:新生入学前一定要有相应的学习基础。

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如何顺利通过小学入学考试、给老师留下好印象,往往被很多家长视为当务之急。于是,家长们绞尽脑汁给孩子“打提前量”,进一步造成学前教育的恶性循环。

“童年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期,而是一段独特的、不可再现的生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认为,孩子自出生到5岁,在智慧、情感、意志和性格诸方面从周围世界中摄取的,要比他5岁之后所摄取的多许多倍,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起决定作用的是他的童年。

要建立督导与问责制度,责令违规幼儿园限期整改

其实,对于当前幼儿教育的走偏,教育部门并非没有觉察。教育部早在2011年就下发通知,要求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今年又专门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正确的幼教途径与方法。近日,上海市教委还出台新规,全市小学一年级新生将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以扭转家长学前教育的观念误区。

不过,格伦的教育专家认为,要根治幼教小学化的老问题,仅靠指导性的文件显然力度不够。“要严禁一切形式的小学入学考试,规范小学招生程序,更不能将各种竞赛成绩作为招生的依据。”他认为,教育行政部门还要定期对“小学化”现象进行专项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责令其限期整改。

而且,格伦教育专家还认为在孩子上幼儿园这个阶段,要充分尊重孩子意愿,正视孩子的人格发育,着重的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开发孩子想力。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不要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同时,也要的对学前教育做好监督和评估工作。力争为孩子提供一个适合幼儿时期成长生活的空间。

相关新闻